目录
一、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二、设计测试用例的万能公式 (在没有需求文档的情况下)
1、水杯的测试用例
2、一个网站的登录测试用例
三、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四、测试用例的具体设计方法
1、等价类
2、边界问题
3、判定表(因果图,使用场景较少)
4、场景设计法(不常见)
5、正交法(用的比较少)
🍑正交表的概念和特性
🍑根据正交表设计测试用例
6、错误猜测法
五、面试题
六、实战测试用例:百度云盘的测试用例
1、功能需求测试 - 粗略版
2、 非功能性测试
一、测试用例的基本要素
先来回顾测试用例的概念: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了实施测试而向被测试的系统提供的一组集合,这组集合包含:测试环境、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等要素。 好的测试用例是一个不熟悉业务的人也能依据用例来很快的进行测试 评价测试用例的标准:对比好坏用例的评价标准
用例表达清楚,无二义性。。
用例可操作性强。
用例的输入与输出明确。一条用例只有一个预期结果。
用例的可维护性好。
用例对需求的覆盖率高
测试用例的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测试执行者的依据
使得工作可重复,自动化测试的基础
评估需求覆盖率
用例的复用
积累测试的方法思路以供后续借鉴
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费时费力的工作,往往设计测试用例所花费的时间比执行所花费的时间还多
测试用例的设计解决如下问题:
不知道是否较全面的测试了所有功能
测试的覆盖率无法衡量
对新版本的重复测试很难实施
存在大量冗余测试影响测试效率
二、设计测试用例的万能公式 (在没有需求文档的情况下)
功能测试:产品是否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没有问题,不代表性能好(网站速度、流畅的)
界面测试:布局、每个元素的大小、颜色、材质
兼容性测试:软件的不同版本、打开网站所用的不同浏览器 不同的系统版本、数据兼容性(不同版本数据是否展示正确且相同)
易用性测试:产品是否容易上手、提升文字(登陆时)、打开软件的操作步骤提示
安全测试:产品网站系统,用户信息,页面数据展示的是是否恰当和合适 (用户的隐式数据) 登录时候是否加密 接口返回值—SQL注入 越权问题(垂直越权和水平越权):权限、管理员、普通用户
不同的角色对应不同的功能
1、水杯的测试用例
2、一个网站的登录测试用例
三、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1、功能需求测试分析
2、非功能需求测试分析
详见测试 - 用例篇 - 细节狂魔_Dark And Grey的博客-CSDN博客_测试用例实战
四、测试用例的具体设计方法
实际上,在企业中我们往往都是根据需求文档来编写测试用例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设计测试用例的具体方法。
基于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1、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例子
登录密码要求6<=密码长度<=18
有效等价类——测试密码长度为10